(通讯员:刘侣萍)思政人沐浴春风,感受春天已经多年,然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,还是2019年。这一年暑假,我机缘巧合地参加了一场教学研讨会,现场观摩《深度中国》《当代中国》《生命长江》课程展示,深受触动、深受启发。自此,我和我的团队开启打造地方特色思政课的湖科实践之路,这便是《温情中国》的由来。
那是一场至今让我难以忘怀、收获满满的会议。经历思想风暴、火花碰撞、默契暴涨的暑期教学研讨会后,我基本没给自己犹豫的时间和机会,向各级领导汇报、热情地邀约各位专家、动员所有能动员等等,这些几乎是同时启动,恐怕唯有一个“躁”字也许能概括当时那种感觉。
刀在石上磨,人在事中练,团队是在干事磨合中锻造的。开课的第一天,马院能去的老师基本都去了,班子成员相互帮衬补台、老师们观摩梳理总结,一位老师更是熬夜写完课后反思发给我参考,这不是“感动”二字能言语的。除了热闹的开场、团队的默契,这更是校内首次多师同堂、多院同台、多部门联动,合作共建一门思政课的实践。
底子薄、基础弱、资源优势不明显,团队队伍青蓝不接,这些可能是许多马院共同的发展瓶颈。穿越寒冬,迎来暖春的思政人,能守住这方阵地,能撑到春天到来,实属不易。面对团队队伍发展的急迫任务,《温情中国》不知不觉也成长为青椒们教学能力快速提升的实训中心、交流平台。
第一季在2019年的秋季学期如约而至,我是课程的主持人,各位教授轮番登场,场面极其热闹。但复盘之后总感觉思政课程办成了课程思政,重心有些偏移。无心插柳间,一位经理萌生开设一门地理类通识选修课的念头,这便是现在的《魅力中国》。善莫大焉!复盘再复盘后,我们开始将《温情中国》朝着思政金课的方向完善,将课程的选题突出在地方特色、学校特色上。
第二季在2020年的秋季学期,受疫情影响,推迟半年再出发。时逢几位青椒加入思政课教学团队,在我的要求下,所有的青年教师都进入了《温情中国》课堂,并各自被安排了工作任务。一方面,一周一次课堂上下的交流促进了团队建设,让新教师迅速适应了工作环境;另一方面,新教师参与课程管理,相互搭配、线上线下宣传互动,大家听课评课,动手动笔能力都提高不少。
第三季在2021年的春季学期,年轻老师磨合得更好,我们的课程体系也继续优化,集中挖掘地方思政资源、校本资源。我们除了保留青砖茶、星火支教、精准扶贫,我们还把咸宁本地的励志人物请进课堂,把鄂南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搬进课堂,把咸宁本地的红色故事讲给学生听,并将校本资源纳入课程规划。
第四季在2022年的秋季学期,我们继续优化课程管理,让课程回归育人初心。形式越来越简化,内容越来越丰满。老师们互为彼此专题的主持人,主讲教师自己撰写课前预告、课后总结,大家共同参与线上宣传,除了有学生助教参与抓拍、管理课堂,我们基本做到了人人参与、自己动手、简洁高效。回顾2022年《温情中国》走过的足迹,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回应建党百年,推出了《赓续长征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》主题报告会,《百年党史中的三次伟大转折》《“红色图书”里的初心》《共和国的荣耀:立国之战》等特色鲜明的专题,为彰显地方特色,我们更是把地方的红色故事搬进课堂,让大学生们感受红色资源的可贵,让大学生们一起思考如何用好用活红色资源。
第五季《温情中国》即将开课,也将迎来新的挑战。团队队伍捉襟见肘之下,我们部分团队成员还将同时支撑另一门新课程,温情中国的姊妹篇《复兴中国》,一门以“党史”为主线的思政选修课。新的一季就要到来了,虽然困难重重,但团队的力量总给予我们战胜困难的无尽勇气。围绕地方特色、校本特色,本次课程设计将继续彰显本土和“情怀”底色。昨天鄂南秋暴的历史不应该被淡忘,今天鄂南乡村振兴的故事更应被知道。赤壁的“142”烈士墓依然值得我们去纪念,咸宁三杰、湖科的校史,都将相继推出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,本季我们会邀约咸宁本地的文化人来课堂与同学们交流,邀约大家为湖科学子授课。
下周起,周三,晚7:00,5-201,《温情中国》和大家不见不散。